阿饼

时光网:huhd,http://my.mtime.com/6462188/
微博@画饼充饥好
豆瓣:阿饼

电影叙事学范/反例:天水围的夜与雾

既然书读了就要用是吧......

——————————————————————————————————


shot-1

[画面]:在空间中处理另一个空间。

标准西方透视法应用,在这第一个镜头里观者的主观地位就被拔高,联系于影片背景可谓别有用意。打光的效果与明暗分割有恐怖感。

叙事[时长]概念上的[暂停],文学领域即表现为“描写”,这个镜头可当做是“环境描写”,效果即是渲染情绪、烘托气氛等。



shot-5


shot-6


shot-7

带有目的性的视点的转变。shot-4到shot-5,次生内视觉聚焦;而接下的shot-6/7立马转变为(伪)原生内视觉聚焦。实际上这两者的转变不构成错误,但具体此时的原生内视觉聚焦是一个假/伪的,此类做法日常商业电影常为采用以减去影片实验性和增加视觉美感,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伪)原生内视觉聚焦完全剔除了“这是主观镜头”的暗示,也就阻止了间离效果。

而后接的镜头更是又变成了零视觉聚焦,妄想以纯客观视点进行整部影片的叙事,而这一妄想会在后续被影片自己解构。


后接的镜头也都是重复上面的问题。



shot-16

构图不错,但对于叙事并无帮助。之前拉过一个几乎完全依靠构图和图形叙事完成整个影片叙事的片子:《卡罗尔》。而这部片这里就是反例。


叙事进程是以最为普通(或可称为低等)的方式:台词。而另一个缺陷则是非常肯定的却“毫无理由”(因影片并未给出明确理由)的对于有关警方的活动素材的提供使观者对其进行批判,这分别由一名角色的台词和一名角色的行为完成。剧作手法并不高明且是一种偷懒的行为。我们可以简单提及好莱坞叙事手法在应对这种状况时是怎么处理的,利用观者的电影心理学(明斯特伯格1916提出,真正完成影片的是观者本身(他称为感知主体))有意识的提供一些特定的活动素材及利用电影元素使观者倒向作者所想要的特定信息或观点。



(未完)

评论
热度(1)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阿饼 | Powered by LOFTER